so米体育,so米体育app入口

01

2024

-

07

科技创新赋智锂电发展|直击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

作者 :

封面新闻


【节选封面新闻】6月26日,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四川遂宁射洪市举行。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唐葆君针对“科技创新赋智锂电发展对策与展望”作了相关阐述。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锂电产业?

近二三十年来,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我国正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这一体系显著的特征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储能技术作为双高特征技术支撑的关键点,将为未来的能源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在推动能源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其中,锂电作为创新关键领域之一,兼具技术必要性和创新重要性,对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锂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其创新优势上,更体现在其创造经济新动能的能力上。2023年,锂电总产量达到了940吉瓦时,同比增长25%。其中,消费型锂电池、动力型电池和储能型电池分别占据了不同的市场份额,而出口贸易额更是达到了4575亿元,同比增长33%。

在动力电池环节,其地位相对强势,链条建设完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不仅极大地发挥了外部规模经济效益,还对终端产业产生了强大的活力。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40%同比上涨和储能市场的57%上涨中,我们可以看出动力电池对上游行业的反向拉动作用,尤其是推动上游产业链的增速达到30%,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当前锂电产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我国70%的锂资源依赖进口,急需发展新材料推动体系进步。同时,锂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研究极限,电池工艺和正极材料容量比提升遭遇瓶颈。其次,从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的转型过程中,锂电池并非低碳行业,需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抢占全球零碳经济新赛道。

另一方面,尽管锂电行业在产业集群中发展良好,但仍需通过更深入的区域合作来弥补不足。资源互补和技术交流是关键。

此外,产学研融合不足也制约了锂电池发展。因此,如何与中小企业实现精准对接,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挑战。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从全流程角度出发,提升锂资源的利用率至关重要。应积极寻求新材料技术,以突破材料和技术之间的瓶颈,进而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持续提升。

其次,我们应围绕绿色金融发力,向低碳目标迈进。应提前挖掘绿色金融的潜力,支持绿色债券等碳减排工具,特别要关注锂电池梯次回收体系,强化废旧电池的溯源管理,重点关注回收环节的碳排放,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产学研的协同也是关键。为了实现精准对接,需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唐葆君主张,技术的瓶颈应由企业提出,高校来解答和提供解决方案。目前,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技部的关注,并强调了企业创新需求与科研能力供给的对接。而工信部在产业对接方面实践性也会更强。

 

附:河南立信阀门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是一家专注于自控阀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技术型企业,致力于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系统解决方案。产品涵盖气动球阀、气动蝶阀、电动球阀、电动蝶阀、单座调节阀等。

相关新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so米体育,so米体育app入口